• 业务咨询、市场合作:61619362
  • 公司邮箱:support@datatom.com
联系我们  | English

德拓信息受邀作“一网统管”专题讲座

作者:德小拓     来源:站内原创     2020/06/05 11:29:25    

在上海市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两张网的建设中,德拓积极参与,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1.0的建设中,也受到了政府领导的认可。上海市绿化与市容管理局作为一网统管建设的重要单位,希望能与德拓信息就“一网统管”的建设工作,开展深入交流。

 

5月25日,德拓信息CEO黄海清受朱心军总工程师的邀请参加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党组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并作汇报,黄海清以“一网统管:建设上海新型智慧城市的中枢”为题向参会人员介绍了一网统管1.0的背景、先期成果、2.0模式的探索、规划以及德拓在一网统管中的思考及能力。

 

会上,黄海清黄总受到了邓建平局长与朱心军总工程师的接见。汇报后,邓局长及朱总工程师对汇报内容表达了极大的肯定,与会人员也对黄总的汇报内容给予了积极的反馈,双方都表示期待今后更密切的交流。
 

以下是黄海清黄总的汇报内容整理: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够来到咱们上海绿化与市容管理局,我是德拓信息CEO黄海清。今天,我想就「一网统管」向各位做一个汇报,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参考。

“一网统管”背景及1.0成果总结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网统管”的背景。其实“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都是上海政府打造的智慧城市的一部分。最近,各个省市的政府都愈发重视并关注“一网统管”,各省也都在学习中。

那大家可能会有疑惑:一网统管、一网通办、智慧城市和政务到底是什么关系?其实,它是智慧城市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先回顾一下智慧城市的建设。

智慧城市的建设之路
作为一名IT行业奋斗20余年的老兵,我有幸经历、参与了整个智慧城市的发展建设。


第一步是数字化,当时所说的智慧城市1.0更多的是指OA,即把线下的东西线上数字化;
第二步是网络化,网络化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十二金工程,还有整个局委办间内部数据的互联、网络的整合;
第三步就是智能化,智能化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
而现在是第四阶段,我们称之为智慧化,我认为,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就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最重要的一个抓手、最重要的一个布局;

所以可以看到整个十年的发展非常快,几乎是每2-3年就有非常大的飞跃。

我们知道,2019年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整个国家,整个信息化的产业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到2049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给城市治理、国家治理指明了方向。

而上海作为特大城市,必须要走在前列、做领头军,所以上海要不断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子,打造“上海模式”。在18年的时候,习总书记考察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提出「要像绣花针一样去管理智慧城市」也为上海指明了方向。

那城市大脑的上海模式怎么走呢,其实又回到了那句话,“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到底是什么关系,这是我们要去思考的。

“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是什么关系?
“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是整个城市大脑建设最重要的两个部分,这两部分是相辅相成的。

为什么这么讲呢?一网通办是「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原本线下办的变成网上办,把政府以前5*8小时服务变成7*24小时在线且不间断的服务,是便民服务,我认为这是智慧城市打造服务型政府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下一步就应该是“一网统管”。一网统管是整个城市运营的中枢,也是整个城市运营中最核心的平台。我们知道“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把各委办局的数据打通,打通以后就可以为老百姓提供便捷服务。而“一网统管”则更复杂,它更加聚焦各委办局,像公安、绿化与市容管理局、应急指挥、交通等局委办的整个中枢业务中台或者城运中台的建设。


因此,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是城市治理相辅相成的两项工程,未来将成为新型智慧城市最重要的两个部分。

未来上海新型智慧城市的构建,是在“一网通办”基础之上,通过一网统管运营中心,各局委办的应用整合起来就能形成一个超大型智慧城市的“城市大脑”上海模式,我们称为“观全面,管到位,防见效”。

“一网统管”的前身「城运1.0」
城运1.0 是由上海市公安局牵头、市住建委、市应急局、市大数据中心等部门推动的“上海城市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系统”,我们也有幸参与了整个大数据平台建设,它的成果包括:5大城运管理维度,整合了86个一级指标,22家局委办的相关数据以及33个专题应用等,初步实现了“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

城运1.0五大维度包含“城市动态、城市交通、城市环境、城市保障供应以及基础设施“。五大维度中又包含很多主题,比如城市动态中的人,天气、重大活动、如何防范意外事件发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特大城市交通客流量等。我们认为,五大维度在2.0版本中将会继续深化。

其次,在城运1.0中已初步实现一网管全城。该平台聚焦提升行动能力,着力深化联勤联动;初步整合接入公共安全、绿化市容、住建、交通、应急、民防、规划资源、生态环境、卫生健康、气象、水、电、气等领域22家单位数据。并打造住建专题,防汛防台,危化品车辆预警,渣土车套牌预警,大客流预警,规模性租赁管理等33个专题应用;探索研发“地图服务”“气象服务”“交通保障”“应急处置”等六大插件。

而对于2.0的建设,未来的城市运营管理,是要防患于未然,更需要提升实战应用功效。


“一网统管”2.0版本上海模式探索
疫情以后,我们有幸第一时间收到上海大数据中心的邀请,成为了城运中心2.0版本的建设团队之一,并将重点放到“一网统管”的建设上。

4月16号“一网统管”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发布,我们也是有幸参与其中,同时,德拓信息在徐汇区的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全区动员大会也受聘成为12个企业联盟成员之一。

1.0是”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我们认为2.0是在1.0的基础上,再推出“一云汇数据,一人通全岗”作为新的建设目标。实现以「应用为要,管用为王」的价值取向。

当然还要做到「理念先行」:

一是以从政府管理为中心向以群众需求为中心转变;
二是从以条为主的专业管理向条块协同的综合管理转变;
三是从传统的粗放管理向现代的精细化治理转变;

我们认为,未来2.0想要实现城市生命体数字孪生,就需要从“观”提升至“观管防并重”。

从上图可以看到,目前2.0中的核心因素「人、动、物、态」
 

第一,“人”就是自然人、法人,是我们建设的主体;
第二,人、物会随时间的运动,所以交通、旅游、消费、重大活动等,比如随申码,其中也有我们团队参与建设,人的轨迹是不断变化的,随申码的数据是动态的,实时更新的,所以轨迹很重要;
第三,物包括道路、房屋、机构、设施、感知神经元;
第四,态指态势感知,人、物、运动的状态,与趋势从感知到认知,包括舆情监控、灾害预警等;

所以上海市一网统管2.0重点要关注人、动、物以及态,城运中台市一级要做“数据中台+AI中台+业务中台”,建设应用前台应主要围绕百姓、网格管理员等,包括移动应用和线上网格,即城运中台支撑。应用前台操作,让数据来决策,做到每件事情都有支撑,环环相扣,便能够保证整个城市的数字孪生以及实现从“观”到“观管防”并重。

那我们在来看一看三年行动计划中五大原则是什么?

1. 坚持改革引领 ,打破数据壁垒,推动“整体政府”改革;
2. 坚持市区联动,实现“市-区-街镇-网格-社区”五级联动;
3. 坚持应用为要,着眼“高效处置一件事”,通过场景驱动业务创新;
4. 坚持管用为王,聚焦群众呼声最高,城市治理矛盾最突出问题;
5. 坚持技术赋能,运用ABCDI,推动政府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

对于整体的建设框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互联互通矩阵架构」,我们认为上海一网统管要建设二三五的一个平台。

二级建云是指市级政务云、区级政务云;
三级平台是指市,区,街镇,一网统管中最大的市一级以及区一级的,还有街道的;
五级应用是指市、区、街镇、网格、社区(楼宇、单位);

这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市级层面、区级层面、街镇层面这三个平台的职责是什么,需要分清楚。

因此,从总体来看,整个政务云是一朵云,两朵云的数据必须要打通。然后,整个城市综合运营管理体系的五大维度,最关键是二级应用场景很重要,二级下面还会有很多三级,当然这里边还不一定很全,这些最终形成完整的管理闭环,数据循环。

但最终如何来判定“一网统管”好不好?这得是老百姓说了算,法人说了算,企业说了算,所以一定还是应用为王,以应用来倒推。

对于未来建设的“一网统管”2.0我们如何去保障呢?我们认为,一网统管2.0遵循技术框架六个一保障

1. 治理要素一张图:高德地图等和测绘院地图无缝转换;
2. 互联互通一张网:业务专网,政务外网,公安感知网互联互通;
3. 数据汇聚一个湖:打造市,区,街镇,社区(海,湖,塘,泉)数据水系;
4. 城市大脑一朵云:从多朵云向一朵云融合;
5. 系统开发一平台:统一平台统一部署,统一开发
6. 移动应用一门户:采用政务微信,实现区,街镇移动端应用整合;

有技术框架的六个一保障才能实现真正的数字孪生以及一网统管的真正应用。当然,未来我们还面临很多技术挑战,包括一张图、一朵云、一平台、数据汇集一个湖等...六个一保障的挑战还是很大的。

刚才讲了技术保障,在今年进博会之前,我们一网统管2.0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

第一,聚焦城运中台建设,实现“观管防”同步,构建业务中台,AI 中台,数据中台;
第二,聚焦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夯实云,数,网端基础实施,组建感知层的“神经元”;
第三,聚焦大平安,大建管,大市场,大民生四大领域,培育智慧应用生态的“黑土地”;
第四,聚焦精准治理体系建设,推动服务型政府社会治理流程再造和管理创新;
第五,时刻关注数据安全机制,落实数据安全责任;

所以刚才讲的就是一点,城运1.0是“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我总结在进博会前2.0建设的重点内容是“一屏观天下, 一网管全城,一云汇数据,一人通全岗”。

一屏观天下:聚焦大平安,大建管,大市场,大民生治理领域,打造城运“决策舱”,实现综合屏,专业屏,PC屏联动;
一网管全城:实现态势全面感知,趋势智能预判,资源统筹调度,行动人机协同,城市治理过程全量数字化,精准评估治理主体绩效化;
一云汇数据:应汇尽汇物联数据,视频数据,图片,音频,地图数据,业务数据;
一人通全岗:推动部门队伍向网格单元集中,促进基层处置人员从“专岗”到“通岗”,形成“前线主战主防,后方主建主援”一体化大联勤格局;

“一网统管”2.0上海模式应用场景探索
对于上海模式应用场景的落地,这是我们德拓参与的一些应用场景落地,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未来2.0更多地聚焦到“管”和“防”

我举个例子,宝山区因为靠海,有很多的船舶靠泊,经常会发生堵塞、碰撞,所以我们就用了国际邮轮港的行程规划,同时结合我们人工智能的摄像头实时的抓取来建立一个模型,然后通知船舶按序按时进港,同时打造多船同靠预警模型,这实际上就是数据打通,结合港口管理局数据,摄像头抓取数据,进行行动轨迹的研判,然后给出行动建议。

第二个案例是说水务局近期防汛防台的任务比较重,我们上周也参加了12345热线的一个防汛防台专题库的建设,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方法来进行积水的发现,汛情的回溯等等,其中的汛情回溯模块,收集整理了从1921年起对上海造成较重影响的台风数据,重点分析近10年上海的主要灾害事件(台风、暴雨等)及其关联的气象、雨情、水情、灾情等要素,构建历史汛情智能回溯数据集。当台风来袭时,上海可以将实时汛情与历史数据进行智能比对分析,模拟汛情可能发展的趋势和灾害影响程度,从而做出更科学的防汛决策。

还有套牌车预警,现在套牌车还很多,比如天眼系统捕捉到车牌号是一样的,两个牌照一样的就说明存在问题,可以去判断哪一辆车是假的,然后去主动防范。

还有黄埔区区域大客流的预测,针对黄浦区重点区域、重要时点大客流安全压力,探索基于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的行人检测与识别算法,实现黄浦区各大风景区全时全域的信息采集和结构化信息的汇聚,并结合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实现人群沙盘重建,达到对各大风景区客流实时监测和预测的目的,实现日常人群态势实时感知、突发事件及时疏散引导的客流智能监测。

我们知道共享单车有时候会比较混乱,黄浦区基于已建成的街面视频监控资源,在城市管理重点区域选择如共享单车乱停放、跨门营业等频发难于管理等问题,创新利用视频智能分析、自动告警,发现问题后推送至相关部门及单车企业进行快速处置,闭环管理,实现对重点区域管理视频资源智能应用示范。解决了针对该类传统的人工巡视问题,大大降低人力成本,提高问题发现和处置效率。

此外,政府部门现在对于店牌店招的管理也愈发重视,像街道边的视频监控,运用传感器等工具,采取主动维修等手段,使得对店牌店招的管理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我想说应用场景是非常重要的,应用场景要管用为王,以应用场景来倒逼很多数据改革和制度改革,未来如果有机会,我们也非常愿意和绿化与市容管理局来共同探讨。

我们认为一网统管可能还会面临很多挑战,以下我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是市级一朵云何时如何实现?
二是说如何定位大数据中心和城运中心的关系?(数据标准,数据汇聚,数据治理责任、权力)
第三到底从各相关局委办汇聚哪些数据?全量?要理清楚的数据规模是什么?标准是什么?
第四,市级,区级城运中台,街镇关于城运云,数据中台,业务中台的融合?
第五,城运中心的实体化时间?形式?及和相关各局委办的协同关系责权利?
第六,基层一员通全岗的管理模式,绩效考核等?

面对“一网统管”2.0的建设,其中挑战与机遇是并存的,面对挑战,只有不断攻坚克难,为上海模式探索建设贡献出我们的力量。

以上是我关于「一网统管」的思考,供大家参考。

 尾声 
我们德拓与数字孪生是息息相关的,DATATOM包含的两个英文单词是DATA和ATOM,DATA是数据,ATOM是原子,我们是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孪生,我们的使命是数据智能,更佳洞察,助力数字中国;愿景是让数据更具价值。我为什么回来想创业?因为我爱上海,我也爱创业,未来,我们希望做产业互联网的BAT。

疫情发生以后,可以看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防疫中大有可为。德拓作为科技公司危中寻机,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比如大家在用的随申码,德拓团队是参与其中的,我们在大年初七临危受命,每日处理数亿条相关数据,完成数据的入库、治理和共享,给上海的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并且,我们协助上海市大数据中心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方式,做疫情对复工复产的影响的分析报告,提供了《上海市复工复产分析报告》《上海市制造业复工情况分析》《返沪人员疫情分布分析》以及《上海市空置房情况分析》四份专题报告。

我们很自豪参与上海“两张网”的建设,包括数据归集、数据治理和应用等工作,还有青浦、长宁等智慧公安的建设,目前也正在协助上海市大数据中心规划上海市局委办的数据中台建设标准。

未来之路还很长,任重道远。今天我想以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汇报:“让新型智慧城市成为这个时代人民的陪伴!”,希望在上海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德拓能够贡献一份力量。

今天的汇报还有很多思考不成熟的地方,希望接下来能够多听一听绿化与市容管理局的想法,能和大家更深入地交流,我的汇报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